教師招聘政治理論基礎知識之科學發展觀
發布時間:2021-12-15 16:26:55 瀏覽量:1024
1.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所謂科學發展觀就是“以人為本,、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1)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2)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3)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4)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2.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堅持城鄉協調發展,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人為本。
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1)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2)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必須堅持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題庫